三極管對輸出的要求愈來愈高
三極管又稱“晶體三極管”或“晶體管”。在半導體鍺或硅的單晶上制備兩個能相互影響的PN結,組成一個PNP(或NPN)結構。中間的N區(或P區)叫基區,兩邊的區域叫發射區和集電區,這三部分各有一條電極引線,分別叫基極B、發射極E和集電極C,是能起放大、振蕩或開關等作用的半導體電子器件。
概括來說,一個三極管的三個級,基極相當于采購,集電極相當于加工車間,發射極相當于銷售。 話說回來,能夠真正驅動大型設備或自控裝置的信號一般都是很大的,一個三極管根本無法完成,這就需要多個性能、參數不同三極管組成一個多級放大電路來完成,其目的就是是為了實現微弱信號的最大化放大。像企業一樣,把滿山的礦石、沙子以及地下的煤炭、原油變成手機絕不是一個企業就能完成的,需要生產鏈上的多家設備、裝備、性質完全不同的企業,相互協作、配合,最終將原料變成手機。 隨著技術發展,系統日趨復雜,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,對輸出的要求愈來愈高,一個電路顯然無法達到這樣的目標,采用多個電路交叉組合,協同工作,最終滿足要求是必然選擇。全球化的企業運作、跨國公司也是這樣,現在真正拿到用戶手中的一部手機,不是一個生產鏈就能解決的,是多個生產鏈交叉組合,協同工作的結果。試想,一堆黃沙,變成一個CPU,再到一部電腦,是一個企業能完成的嗎?是一個生產鏈能完成的嗎?絕不是,他是各個國家、各個產業、各個生產鏈交叉組合,協同工作的結果。